中国燃料需求疲软导致亚洲顶级炼油商举步维艰
发布时间:2024-08-30 16:36浏览次数:times
信息来源:能源舆情
亚洲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半年财报证实了市场对中国燃料需求疲软的担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俗称 “中石化”)公布的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达到50亿美元(约合357亿元人民币)。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以及国际油价上涨促使中石化收益增加。但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这家亚洲最大炼油商的炼油指标均有所恶化,反映出中国需求疲软,尤其是柴油需求,今年以来一直扰乱市场。
中石化在其上半年财报中表示,虽然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了10%,但由于柴油需求下降,国内成品油消费量下降了0.5%。因中石化资产组合中炼油比重较大,与中国其他国有能源巨头相比,其受到需求疲软的冲击更大。
中石化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新高,油气产量为2.5766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3.1%。国内原油产量为1.2649亿桶,同比增长 1.5%。天然气产量为7,005.7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6.0%。中石化在今年上半年表示,“市场需求疲软和部分产品利润率收窄带来了严峻挑战”。该公司已在7月份发出警告,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和国内燃料需求不振,其炼油吞吐量在 2024年上半年勉强增长0.1%。
本周末发布的上半年完整报告显示,中石化汽油产量同比增长6.6%,航空燃料产量同比增长15.2%,但柴油产量同比下降8.8%。轻化工原料产量也下降了7.4%,反映出在持续的房地产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下燃料需求疲软。
总体而言,今年7月中国炼油厂的燃油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1%,连续四个月下降,这表明中国需求疲软的时期尚未结束。
中国柴油需求疲软不仅是房地产危机和经济低迷的结果。这也是由于运输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向液化天然气动力卡车的转变限制了柴油在运输领域的使用,从而减缓了整体石油需求的增长。
航空燃油仍是中国成品油需求的唯一亮点,今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仅靠航空燃料消费无法抵消公路运输燃料需求的疲软。今年中国航空客运量的回升推动了航空燃油需求的增长,这也是这个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在运输燃油消费方面的唯一亮点。但航空燃油在中国燃料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远低于汽油和柴油。
经济增长疲软和燃料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中国整体石油需求减弱及原油进口量下降。近几个月来,中国明显的需求疲软和进口放缓一直是拖累油价的最大因素,其影响往往盖过了中东的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