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SKY GLORY!
语言选择:

国际油价大跌都是“白宫闹剧”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5-03-14 17:05浏览次数:times
信息来源:华夏油气
3月3日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布伦特期货价格跌破70美元的大关。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突然宣布增产,是国际油价大跌的最直接原因,但是背后的推手却是2月28日在美国白宫上演的一场闹剧。
这出闹剧,集中反映并说明特朗普商人本质、政治素人并让美国道义崩塌的同时,正在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国际政治和能源形势带来较大的影响。
3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国突宣的增产
2025年3月3日,就在国际油价持续承压,市场预期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可能继续维持减产的情况下,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却突破宣布,自4月1日起增加石油产量。
此前于2023年4月和11月宣布额外自愿减产的八个欧佩克+国家,即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于2025年3月3日举行了线上会议,审查全球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考虑到健康的市场基本面和积极的市场前景,他们重申了在2024年12月5日达成的决定,即从2025年4月1日开始,逐步灵活地恢复220万桶/天的自愿减产,同时保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适应性。因此,这种渐进的增产,可能会因市场情况而暂停或逆转。这种灵活性,将使欧佩克+能够继续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
此外,8国重申,将全面遵守2024年4月3日第53届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会议商定的额外自愿产量调整的集体承诺。他们还确认,根据提交给欧佩克秘书处的补偿计划,他们打算全额补偿自2024年1月以来的任何超额产量,确保所有补偿在2026年6月之前完成。
产量超额的国家还同意提前实施补偿计划,以便在补偿期的前几个月补偿更多的超额产量,并在2025年3月17日之前向欧佩克秘书处提交最新的补偿计划,该计划将发布在秘书处的网站上。
在应用2023年4月和2023年11月宣布的额外自愿减产之前,根据第38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产量水平。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产量每天增加30万桶。根据第38次部长级会议,这一增加将从2025年4月开始逐步实施,直到2026年9月底。
在整理这份官宣的文件时,我们发现并感到,近年来,欧佩克秘书处发布文件的质量越来越差,这份文件的文字通体为黑色,虽然有发布的时间,但编号空缺,非常像是急赶时间而发出来的草稿类的东西,不像国际组织严谨的公文。
白宫闹剧让美国道义崩塌的同时更深刻改变着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25年2月28日,通过电视直播,世界各地人们震惊地看到了美国白宫的一出闹剧,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副总统万斯、总统特朗普,发生了激烈的公开争吵,拟议中的美乌矿产协议没有签署。流出的闹剧影像时长虽然只有约9分29秒,但它却正改变着二战以来的世界政治局势。
商人本质、政治素人,
更是美国大国地位道义上的崩塌
成功的商人,尤其是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既是从政前特朗普的人生,更是特朗普给世人留下的最突出印象。一切皆可谈判,通过极限施压的手段,迫使对手让步,是第一任期特朗普惯用的外交手法,第二任期时又延续了这一手法。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夸下海口,自己能在24小时之内结束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快上任执政前从24小时改口为6个月。上台执政后的2025年2月15日,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事务特使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特朗普希望在复活节(4月20日)前确保在乌克兰实现停火。
为了兑现自己夸下的海口,上台执政后的特朗普大力推进与俄罗斯的谈判,主要有两大举动。一是,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通话,特朗普表示他与普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且富有成效的通话,讨论了乌克兰等广泛议题,并称可能会在沙特阿拉伯与普京会面。二是,2月18日,美国与俄罗斯的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就结束乌克兰冲突等举行了自战争以来的首次会谈,持续四个半小时。
不同于拜登对乌克兰不遗余力的支持,特朗普将美国与乌克兰的关系扯上了满满的铜臭味。2025年2月22日,在美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发表演讲时,特朗普就要求从乌克兰获得稀土、石油和“任何我们能得到的东西”,以收回投入乌克兰的资金。2月24日,即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针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安全保障问题,特朗普表示,乌克兰必须与美国在关键矿产、稀土等方面达成协议。
除索要乌克兰的矿产等资源外,其间为迫使泽连斯基同意自己的要求,特朗普还公开宣称泽连斯基是独裁者,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很低,乌克兰应重新进行总统选举,并将乌克兰排除在美国与俄罗斯的会谈之外。
客观上说,特朗普希望借用美国的大国地位尽快结束俄乌战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不过,特朗普的这次行动,是要显示自己作为美国总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显摆式表演,更多的还有一厢情愿式的想当然,希望利用当前乌克兰面临的困境,使用极限施压的手段压泽连斯基屈服,但没有想到事与愿违,让自己和美国成为世界的笑柄。
为了挽回影响,在3月4日的国会演讲中,特朗普还现场宣读了泽连斯基写给他的信,称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尽早坐到谈判桌前,与美方一道实现俄乌持久和平,“在任何(对美方)方便的时间”签署美乌矿产协议。不过,乌驻美大使马尔卡罗娃和乌克兰总统新闻秘书尼基福罗夫都证实,泽连斯基“没有给特朗普写信”,仅是泽连斯基前一晚发在社交平台X上的信息。
除特朗普的个人形象之外,从国家来说,2025年2月28日的白宫闹剧,更是美国外交史上最失败的一天,美国大国地位道义的崩塌。作为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多年来的美国政府也努力表现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道义大国,从二战时期支援盟国战胜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到支持阿富汗抵抗苏联的侵略、领导多国联军赶走伊拉克解放科威特等,这些行动及其巨大的物力财力支持、人员的牺牲,为美国赢得了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
2月28日让全世界看到的电视直播,被称为“现代外交史上的一桩罕见事件”,尤其是万斯和特朗普的现场表现,被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舆论,以及部分美国议员称之为“是美国外交史上最失败的一天”“美国已变成乌克兰资源的交易型掠夺者”,特朗普和万斯的组合“使世界回到了强国向弱国索取贡品”的赤裸裸的时代。
据媒体报道,就在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当天,特朗普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雕塑搬回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二战期间,丘吉尔就是穿着被称为“警报服”的连身西装前往白宫的。二战结束80年后的这一天,正是在丘吉尔目睹下,一个战时国家的总统访问白宫时,连着装都成为对美国的不敬!
欧洲开始重新武装,努力争取自己
在俄乌战争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二战之后,虽然英国、法国和德国等经济迅速复兴,政治上也组建了欧盟,欧洲实现一体化,但军事和外交等众多方面,仍以美国马首是瞻。特朗普二任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2月28日的这一场白宫闹剧,使得欧洲国家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更加团结一致的同时,也开始放弃对美国的幻想,重新武装自己,努力争取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虽然不是直接当事方,由于地理和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欧洲国家受俄乌战争的冲击最大,对俄罗斯的恐惧和不信任也最强。面对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政策的改变,除分别发声支持乌克兰之外,包括美国的13个北约国家领导人,北约秘书长、欧盟委员会主席与泽连斯基,3月2日在伦敦紧急举行会议,组建“自愿联盟”,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捍卫乌克兰。英国首相斯塔默称,这是“欧洲安全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乌克兰的安全对整个欧洲大陆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2025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实施“重新武装欧洲”计划,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调动近8000亿欧元打造“一个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冯德莱恩称,“欧洲已准备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这既是出于采取行动支持乌克兰的短期紧迫性需要,也是“为我们欧洲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的长期需要”。
3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特别峰会召开前发表公开讲话,称通向和平的道路不能通过放弃乌克兰来实现,拒绝签订一个脆弱的俄乌停火协议。3月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欧洲理事会同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峰会的公报指出,俄乌冲突对欧盟构成了生存挑战,欧洲必须更加负责地处理自身防务问题。
从具体国家来看,作为历史上的军事强国。2025年3月4日,德国政府宣布了一项规模空前的财政扩张计划,将修改宪法并誓言“不惜一切代价”重振经济、加强国防。
欧洲是传统的老牌军工重地,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军工企业。202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国际军售趋势》报告显示,过去5年欧洲武器出口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其中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国。面对战争带来的庞大武器需求,欧洲国家的部分企业已完全转入战时的状态,开足马力生产。
例如,作为欧洲最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德国莱茵金属两个工厂已转入战时生产模式,炮弹的产量已提升到每天14000枚。因此,随着重新武装计划的推进,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军工企业将重新复兴,世界武器市场格局也将会发生改变。
俄乌都处于两难状态,
战争有可能长期陷入加沙模式
作为二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地面战争,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的俄乌战争,给乌克兰和俄罗斯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更导致了重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结束战争是两国、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希望。
对于乌克兰来说,结束战争的条件非常明确,无论是泽连斯基或任何一位乌克兰总统,都不可能在五分之一领土被占领的情况下,签署停战协议。3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和平不能意味着乌克兰的投降或崩溃,对乌克兰、欧洲和整个世界而言,和平必须是公正、可靠和持久的,只能通过强有力的长期安全保障来实现。
对于俄罗斯来说,也不可能退出占领的大片乌克兰领土,退回境内结束战争,否则巨大的牺牲无法向俄罗斯人民交代,克里米亚地位更是很难摆上谈判桌。
2月2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结束战争的要求是:乌克兰军队投降,基辅完全或部分地让出五个地区;乌克兰宣布不再加入北约,并且有一个主张“去纳粹”的新政权。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称,俄罗斯并不反对保留乌克兰的国家性,但其领土不应该用于作为反对俄罗斯的敌对基地。
经历了三年多高强度战争之后,俄乌两国都已很难再加大资源的投入,扩大战争的规模,而降低冲突的烈度,以实际控制线实现事实上的停火,是有可能的,俄乌这场战争有极大可能将进入较长时间里的打打停停的状态,与以色列多年里控制的加沙地带局势可能将高度相似。
国际油价大跌是白宫闹剧
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余波
2025年3月3日,欧佩克官网发布消息,宣布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决定,自4月1日起启动增产计划。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国际石油价格连续大跌。3月3日至3月5日三个交易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合计下跌了3.88美元/桶,跌幅为5.3%,并于3月5日跌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跌至202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WTI期货价格合计下跌了3.45美元/桶,跌幅为4.94%。3月6日,国际石油价格略有回调。
进入2025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维持了震荡但总体上不振的形势,欧佩克+有关产量的政策,尤其是8个国家将于4月初到期的自愿减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自2023年11宣布自愿每天减产220桶以来,虽然多次宣称逐步恢复减少的产量,但一直变卦。
面对2月中旬以来不断走低的国际石油形势,很多市场机构都预期沙特等8个国家仍将不会恢复产量。3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突然宣布增产,特朗普在背后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
打压国际油价并从而降低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是竞选期间和重新执政后特朗普的头号政策目标。1月23日,重新上台执政后的第四天,在向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政商领袖发表视频演讲时,特朗普就敦促沙特阿拉伯及欧佩克成员国增加产量,“你们必须把油价降下来”。
舆论认为,特朗普之所以选择沙特阿拉伯,作为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结束俄乌战争、改善美俄关系的会谈地点,以及可能的美俄峰会地点,是“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推到了聚光灯下”,提升萨勒曼在中东和世界的影响;而特朗普极限施压泽连斯基同意停战,是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解套,给普京帮了大忙,更有美国等多国人士宣称,特朗普对普京和俄罗斯的态度,再一次坐实他是俄罗斯的间谍。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是欧佩克+事实上的领导者,承担了减产80%以上的份额,决定着欧佩克+的政策走向。面对特朗普强烈的降低国际油价的要求,尤其是通过在沙特举办会谈以及为俄罗斯解套的举动,这两个国家以增产给予特朗普以回报。市场有传闻,2月18日,美俄在沙特阿拉伯会谈上,有所谓的“利雅得协议”。
不过,从多方面因素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增产及其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都将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
一是,2023年以来的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行,沙特阿美的利润大降,沙特阿拉伯的财政日益困难,不得不通过举债解决赤字问题;三年多的战争以及美国等的制裁,俄罗斯的经济也已十分困难,两个国家都无法承受油价的持续大跌。
二是,美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油价降得太低,将对美国本土的油气生产造成冲突,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特朗普也需考虑美国油气企业的利益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必须将国际石油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否则其大力宣传的加大美国本土油气等能源生产的目标就无法兑现。
三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国自愿减产的恢复是渐进式的,每个月增加的产量并不多,其中4月份仅增产13.8万桶/天,220万桶/天自愿减产的完全恢复要到2026年年底,其对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冲击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而且过程中会根据国际石油市场的形势进行调整或暂停。3月3日,8国的增产公告中,就明确宣布,渐进的增产可能会因市场情况而暂停或逆转。
综合以上因素,本次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底线,是布伦特期货价格65美元/桶、WTI期货价格60美元/桶,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国际石油价格不会长期处于低位。
  • 24小时咨询热线+86 0411-84943057

Copyright © 2002-2022 SKY Gloryenergy 版权所有 地址:112 ROBINSON ROAD #03-01 ROBINSON 112 SINGAPORE(068902) 中国常驻办事处: 中国·辽宁 大连市中山区港兴路6号富力中心 备案号:ICP备2347455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