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高或对冲油气行业投资不足
发布时间:2023-09-14 18:20浏览次数:times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表示,今年全球常规油气勘探支出或超过500亿美元,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上半年共发现油气资源量为26亿桶油当量,同比减少了42%。如果下半年再无大斩获,今年可能成为常规油气发现小年。圭亚那是上半年获得全球最大发现的国家,新发现资源量达到6.03亿桶油当量;土耳其以3.8亿桶油当量位居第二;尼日利亚为2.96亿桶油当量位列第三;纳米比亚为2.87亿桶油当量位列第四。
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能源、埃尼公司和雪佛龙将引领全球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预计这些公司今年在勘探领域的支出将为70亿美元,比2022年高10%。未来几个月,大型石油公司的勘探支出将占全球勘探总支出的14%。此外,国家石油公司也将斥资加大勘探力度。预计2023年勘探支出的一半以上将来自国家石油公司。
2014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额达到峰值的8870亿美元,今年将降至5800亿美元。市场参与者认为,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导致未来几年长期投资不足和石油供应短缺。但分析显示,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意味着油气公司能以更低成本生产相同数量的石油,近期也不会因投资不足出现全球石油供应危机。
上半年常规油气勘探收效不佳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表示,今年全球常规油气勘探支出或超过500亿美元,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迄今为止油气发现却不尽如人意,找到的资源量甚至降至新低。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发现油气资源量为26亿桶油当量,与去年同期的45亿桶油当量相比,减少了42%。去年上半年共找到80个油气发现,今年上半年只有55个新发现,新找到的油气资源量也随之降低,如果下半年再无大斩获,今年可能成为常规油气发现小年。
这首先与油气行业所处的转型期密切相关,为了顺应转型趋势,油气公司战略都偏谨慎,投资集中于回报高、地质条件好、易于勘探的项目。与此同时,受近一年来全球油气需求旺盛的推动,海上和一些前沿地区也成为勘探主要目标,勘探公司希望通过高风险、高成本的海上前沿区域勘探找到更多发现,今年以来,全球在海上的勘探支出占总勘探支出的95%左右,但找到的资源量却仅占总发现资源量的2/3左右。
预计下半年海上勘探力度仍将加大
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的新发现使得这个南美小国成为2023年上半年获得全球最大发现的国家,新发现资源量达到6.03亿桶油当量;土耳其以3.8亿桶油当量位居第二;尼日利亚以2.96亿桶油当量位居第三;纳米比亚以2.87亿桶油当量位居第四。随着下半年更多数据的采集,这些发现的资源量可能还将有所增加。
找到的海上发现大多分布在超深水、深水和陆架上。预计下半年海上勘探力度仍将加大,特别是超深水勘探,因此钻井数量可能高于2022年同期,增幅或达到27%。
重点井表现欠佳影响油气资源量发现
根据Rystad的分级系统标准,全球范围内将于2023年完成钻探的重点井共计31口。到目前为止,已完成13口,6口正在进行中,12口仍在筹备阶段。
但在已完成的13口井中,只有4口钻遇油气,成功率仅为31%;剩下的9口井中,有3口井勘探结果尚未对外公布,6口井为干井,未找到任何资源量。这些重点井表现不佳严重影响了上半年发现的油气资源总量,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新发现数量的锐减。
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仍将是勘探支出增长主力
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能源、埃尼公司和雪佛龙仍将引领全球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在勘探支出和全球常规油气探明资源量中占较大份额。预计这6家公司今年在勘探领域的支出将为70亿美元,比2022年高10%。
下半年勘探力度将随着重点井的钻探而持续加大,未来几个月,大型石油公司的勘探支出将占全球勘探总支出的14%左右,突显了这些公司将勘探重点进一步转向海上和前沿地区。这些未开发或待开发地区都具有极大潜力,是近年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苦心经营的重点区域。
在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投入巨资和加大勘探力度来获取常规油气资源量的同时,国家石油公司也将发挥油气资源优势,斥资加大勘探力度,预计今年勘探支出的一半以上将来自国家石油公司。
由于上半年仅完成了全年钻井计划的30%,今年剩余时间的工作量将相当大,也意味着下半年勘探工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上半年计划实施并不顺利,预计有60%的井将被推迟到2024年开钻。因此,如果2023年的油气发现确实如Rystad预测的那么糟,至少2024年是可期的。
全球常规油气井修井作业支出将达580亿美元
随着油气公司寻求用高效且低成本的增产方法,油井修井作业市场越来越火爆。所谓修井作业,是指采取措施从现有井中提取更多资源而非钻新井的方法。Rystad的预测模型显示,随着油气公司对能效的日益重视,全球2023年用于油气井修井作业的支出将比2022年增长近20%,达到580亿美元。其中,超过110亿美元的修井作业资金将用于电缆测井和射孔,占修井作业总和的21%;修井作业设备和油田化学品的总支出将分别占11%和17%。此外,连续油管、水管理和作业工具的投资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2%、12%和11%。
Rystad预计,到2027年,全球修井作业率(即经过修井作业处理的井占比)将达到17%。这意味着,全球当年需要进行修井作业的井总量将达到26万口,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市场。
为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节约成本(不钻新井),油气公司倾向于对生产超过5年的成熟资产进行修井作业,这些资产通常产量相对较高,但也开始出现下降迹象。预计2024年,亚洲、南美和非洲的陆上修井作业增幅将达到9%,将对修井作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到2026年,亚洲和南美洲需要修井作业的油气井总量分别为4.1413万口和9703口;到2027年,北美需要修井作业的油气井总量将占全球总量的64%。
随着下半年石油需求的回升,油气公司将进一步寻求提高现有油气田的产量,而修井作业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作为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实现现有资源最大化的方法,修井作业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热点。
影响未来修井作业市场的4个关键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井龄,老井需要更多维护才能维持稳产;平均产量;资产的剩余寿命;盈亏平衡油价。这些因素影响油气公司钻新井还是修井的决策。通过对这4个因素进行分析,可判断出不同地区或国家不同资产的修井作业潜力。
Rystad分析称,2023~2028年,阿尔及利亚和沙特是两个最大的陆上修井作业市场,油井总量超过1.1万口。巴西位列第三,油井总量为2920口;其次是利比亚和印尼,油井总量分别为2348口和737口。
存在海上修井作业需求的潜在油气资产为618个,其中挪威和澳大利亚海上修井作业潜力分列第一和第二,资产总数分别为223个和154个;尼日利亚第三,106个;英国第四,91个;安哥拉第五,44个。
全球油气行业长期投资不足或被夸大
Rystad的研究和分析显示,一直以来,关于全球油气行业长期投资不足的说法有被夸大的嫌疑。2014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额达到8870亿美元的峰值,预计2023年的投资额会降至5800亿美元,完井数量也将有所下降,至5.9万口。
市场参与者认为,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导致未来几年的长期投资不足和石油供应短缺。但Rystad的分析却显示,较低的单位价格、效率的提升、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不断变化的投资组合策略已显著提高了上游油气行业的效率。换言之,虽然投资缩水,但上游油气行业仍能保持2010~2014年的发展活力和水平。因此,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意味着油气公司可以更低的成本生产相同数量的石油,近期内也不会因投资不足出现全球石油供应危机。
2014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达到峰值。由于2015年油价暴跌,两年后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大幅下降。2019年后疫情导致油价暴跌,使2020年的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再降至4000亿美元。近一年来,随着油气需求和勘探开发的触底反弹,2022年全球上游油气支出恢复到5000亿美元。尽管如此,这个投资水平仍仅为2014年水平的60%,似乎也很容易因此得出2014年以来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作业量也下降40%的结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得出这一结论没有考虑到单价下降和效率提高的影响。观察2014年以来不同供应板块的单价发展情况,可以发现相关成本的大幅下降。通常单位价格与支出发生的时间有关,而与支出收缩的时间无关,只看投资下降的趋势会得出误导性的结论。
全球每年的完井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2014年,全球共钻探了8.8万口新井,达到峰值。与投资数额波动同步,油井数量也从2014年开始下降,2016年后保持增长,直到2019年,疫情期间再次出现下降。2022年,新完井数量为5.5万口,与2014年相比减少了35%。完井数量的变化似乎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即上游油气作业量明显低于2014年。但Rystad在评估了油井在其生命周期(约30年)内的预期资源量后发现,完井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产量高的井数量增加了。Rystad的评估排除了成本通胀或通缩的影响,纳入了效率的提高和投资组合的变化因素,发现在过度投资的2014年,完井的油气井总产量潜力为370亿桶,但2014~2016年,已开发资源量的下降速度远低于投资和井数量的下降速度,表明在此期间钻探了很多高产井。2022年完井的所有井石油资源潜力接近320亿桶,仅比2014年低15%。到2023年,这一数据预计进一步增长,达到350亿桶。而这主要受益于美国页岩油和深水油田的勘探开发活动。
将完井年度总资源量与年度总产量进行比较,可以较客观地显示市场的发展轨迹,即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开发的石油资源量将超过总产量。由于油井的生产周期为30年,至少到2025年,每年的新增资源量都将超过总产量,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投资不足引发的石油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