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01、此轮欧洲能源危机概述
2021年下半年,随着欧洲经济逐渐复苏,加之极端天气频发等系列影响因素冲击,欧洲出现了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短缺情况,天然气价格暴涨,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现货价格由8月份的50欧元/兆瓦时大幅升至12月份的180欧元/兆瓦时,4个月内上涨了2.6倍。
2022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能源供需错配加剧矛盾激化,引发一定范围的能源危机,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欧洲因其能源需求旺盛、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能源供应体系高度依赖俄罗斯,成为能源危机的重灾区。由于2022年欧洲来自俄罗斯管道气的进口量比上年下降745亿立方米,叠加干旱等情况导致欧盟损失7%的低成本电力供应,使欧洲能源供需失衡恶化,能源价格飙升。
2022年下半年,欧洲电力与天然气价格屡创历史新高。2022年8月26日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达到历史峰值的338欧元/兆瓦时,9月份月均价为201欧元/兆瓦时,较2021年2月涨幅超过10倍,2022年平均价格为134.4欧元/兆瓦时,几乎是2021年平均价格48欧元/兆瓦时的3倍。天然气价格上涨也带动电力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例如2022年8月26日法国2023年交付的基本负荷电价期货达到1130欧元/兆瓦时,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欧元/兆瓦时。德国同类产品达到历史新高的995欧元/兆瓦时。
能源价格高企使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承受巨大压力。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推动原材料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攀升至4.9%,创25年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27.4%。居民生活方面,2022年9月,据统计45%的英国民众难以负担能源账单,10月英国居民燃料贫困率①达到54%。到2023年3月英国居民平均能源支出仍高达2500英镑,同比上涨96%。农业生产方面,2022年8月,法国农业成本平均上涨了28.7%,其中,化肥和能源价格涨幅分别是84.8%和42.4%。工业生产方面,2022年德国近1/4化工企业、16%的汽车企业被迫减产,17%的汽车企业计划把部分生产迁至国外。预计至2023年年底,能源危机将导致德国汽车产量平均逐季减少40%。
02、此轮欧洲能源危机爆发的原因
2.1 2021年能源供需失衡成因
2021年欧洲能源价格暴涨主要受到供需平衡压力、能源储备可持续性下降等方面的冲击,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极端气候影响。2020年的冬季,作为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的亚洲和欧洲都异常寒冷,天然气需求大幅增加,导致欧洲地区的天然气储备降至历史低位。加上2021年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形势好转,欧洲各国政府出台刺激方案带动经济快速复苏,能源消费与电力需求同比大幅反弹,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比上年增长5.7%,接近2011年天然气需求水平。2021年夏季欧洲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制冷用电需求激增,但是干旱导致关键水力、核能、风能发电量减少,需要用天然气发电进行保障,带动LNG需求大幅波动。
2)天然气供给减少。2021年欧洲天然气产量仅为2104亿立方米,相比2012年下跌26.82%。2021年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比上年增长4.6%,2011—2021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2010年以来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始终维持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产消差整体维持在2300亿~3200亿立方米,2021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叠加影响,欧洲及其供货商的天然气产能和可自由支配的供应量减少,欧洲天然气产消差进一步扩大。
3)天然气库存水平过低。2020年寒冬供暖和天然气发电需求增长,使欧洲LNG过快消耗,导致库存减少,由于2021年初注入的新库存不足,到夏季天然气库存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5月份欧洲天然气库存仅为300亿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大幅减少了6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低库存影响了欧洲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2.2 2022年能源危机升级成因
1)欧洲能源转型过于激进。近20年来,欧盟多次强化能源转型目标。例如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较1990年减少40%升至60%,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从27%升至45%,能源效率提升从27%增至32.5%。过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了油气产量下滑,2021年欧洲石油与天然气产量分别约为1.6亿吨和2100亿立方米,较2010年分别大幅减少了20%和32%,自主供应能力显著下滑。
2)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对单一国家依赖性强。尽管欧洲大力推进清洁低碳转型,但化石能源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2021年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接近60%(石油占34%,天然气占24%),消费量分别达到6.4亿吨和5710亿立方米。因长期削减自身对传统能源投资导致欧洲化石能源严重依赖进口,2021年欧洲石油和天然气净进口量高达5.2亿吨和3372亿立方米,2010—2021年,欧洲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从72.6%和50.2%上升到75%和63%。这些都使欧洲面临外部输入能源危机的风险上升。
欧洲油气进口过度依赖俄罗斯,自俄进口的油、气占比高达27%和45%,特别是管道气对俄进口依存度超过管道气总量的80%。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并持续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严厉制裁,导致欧洲进口俄罗斯油气规模大幅降低,欧洲油气供需缺口骤然扩大,2022年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占比降至15%,石油进口量下降90%。
3)可再生能源价格高企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疏解。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LCOE)大幅下降,带动了欧盟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21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4%,较2010年提升13个百分点。但是风、光等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显著提升了电力输配成本,导致平价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未降低终端用电成本。例如德国电力消费均价从2010年的241欧元/兆瓦时涨至2020年的319欧元/兆瓦时,年均上涨2.5%。
4)传统能源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被忽视。欧盟大力倡导“退煤弃核”,基础性电力装机量大幅降低,火电装机量占比从2000年的50.8%下降至2020年的35.6%,使得欧洲国家在清洁能源供应不足、天然气发电成本暴涨的情况下,很难启用足够的传统能源发电机组进行调节和保供。
03、欧洲应对此轮能源危机的主要举措
为应对能源危机,欧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避免了能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3.1 以超常规手段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
一方面,大力推行节能措施。为迎峰度冬,欧洲多国推行节能措施,试图通过降低供暖温度、缩短供暖时间等举措降低冬季用能水平。在工业领域督促企业减产,在资金周转周期短的高耗能企业强制投资替代能源,引入工业天然气拍卖平台机制;法国积极鼓励企业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民生方面,对公共建筑和国有设施更新节能建筑材料,限制商业营业时间并按时段进行用能需求管控,控制市政及公共建筑用能和温度限制。法国冬季节能计划规定住宅和公共场所冬季供暖温度不高于19℃,意大利签署法令明确2022年中央供暖天数减少15天。另一方面,统筹制定需求压减方案。欧盟各成员国基本同意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减少15%的天然气使用量,同时降低高峰时段电力消费的5%,每月电力消费总量减少10%,此举短期内将极大缓解能源与电力供应保障压力。
3.2 长短期结合、多措并举着力增加本地能源供应
短期看,欧洲各国重启煤电,暂缓退核进程,以解电力短缺的燃眉之急。其中,德国、奥地利、希腊等国重启煤电设施,预计2022年欧盟的煤炭消费量将比上年增长21%:法国计划投资500亿欧元新建6座核反应堆,德国推迟2座核反应堆退役时间到2030年。在2022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7)上,欧盟对推进低碳转型的态度依然坚定。长期看,欧盟为推进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出台了“减碳55%”政策与“重新赋能欧洲: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EU)计划,拟投资7700亿欧元发展新能源与建设能源系统,加快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环保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发展,推动欧洲清洁能源占比更快增长。预计到2030年,欧盟风电与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新增4.8亿千瓦和4.2亿千瓦,可替代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
3.3 全力构建能源进口新通道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去俄化,估计2022年欧洲自俄罗斯进口油、气数量分别减少67%和50%。同时,积极拓展更为多元的进口渠道,重启与阿尔及利亚的能源对话;继续与海湾地区主要产油国(包括卡塔尔)以及澳大利亚合作;与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天然气买方进行协调;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出口潜力,例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安哥拉。增加来自中东、非洲等地区传统油气生产国的进口量,并全面提升了与美国的能源贸易水平。2022年,欧盟来自非洲和中东的进口LNG数量增长了50%。2022年1—10月,欧盟来自美国的进口石油总量达到0.67亿吨,同比增长45%;全年进口美国LNG数量为388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1%,较2021年增加2359万吨,增长154%。
3.4 大力提升天然气储备规模
2022年,为平稳度过冬季的用气高峰,在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重新赋能欧洲: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计划中,要求到2022年11月前将储气库库存水平恢复到80%以上,在7月到11月期间,欧盟各成员国总计花费280亿~500亿欧元,以10倍于往年的价格加快天然气储备规模的提升。到2022年12月,欧洲的天然气库存水平恢复至90%以上,充足的天然气储备将为欧洲冬季供暖提供支撑保障。
3.5 大力推动区域协同合作
德国与法国宣布将互相输送天然气和电力纾解供应短缺压力。德国与荷兰达成加强清洁能源合作共识,拓展在氢能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等方面合作。2022年10月20日欧盟峰会提出,在2023年3月之前,改革液化天然气价格基准:欧盟成员国联合购买天然气,整合欧盟需求和联合采购天然气以协商更优惠的价格,降低成员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价风险。
3.6 施行内外部能源市场价格干预机制
对内部市场,欧盟委员会计划出台价格修正机制,为TTF的所有交易建立动态价格限制,拟设置275欧元/兆瓦时的价格上限。若同时满足TTF衍生品月均价格连续两周超过275欧元/兆瓦时,TTF价格与全球LNG参考价格差超过58欧元/兆瓦时两个条件,价格上限将生效。还提议对单日涨跌幅度进行限制。计划统一协调能源交易熔断机制,允许能源交易所在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可中断交易。对外部市场,干预能源进口价格,对来自俄罗斯的进口油气限价:七国集团(G7)、欧盟以及澳大利亚决定从2022年12月5日起,对俄罗斯海运石油限价60美元/桶。2022年12月,欧盟能源部长会议决定,对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天然气价格设置180欧元/兆瓦时上限,该限价机制于2023年2月15日启动。
3.7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推出财税支持政策
一是财政支持能源巨头企业。为更好发挥企业对能源供应的支撑保障,防止国内市场进一步恶化,欧洲各国国有化部分核心能源巨头企业,德国宣布国有化天然气能源巨头uniper、VNG和欧洲安全能源公司,法国宣布将法国电力集团(EDF)完全国有化。二是对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并通过转移支付补贴终端用能成本。对油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行业企业征收“暴利税”,对褐煤、燃油发电机组设置利润上限,在政策上对新能源机组予以倾斜,此举预计增加超过2400亿欧元的税收。三是向居民发放用能补贴,降低全社会用能负担。欧洲各国把对能源公司征收的暴利税用于补贴居民用能,通过指定账单上限金额、向低收入者发放现金补贴等方式,避免中低收入家庭因能源价格暴涨导致的“能源贫困”等问题。
在欧洲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能源供需稳定,价格回落并维持在可承受区间,平稳地度过冬季用能高峰。天然气消费量显著减少,库存消耗远低于近几年同期水平,2022年8月至11月期间,欧盟天然气消费量下降了20%以上,各月消费量均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有18个成员国天然气消费下降幅度超过15%。在经历2022年12月19日—2023年1月15日首轮寒潮冲击后,欧盟天然气库存消耗18太瓦时,仅为近10年平均消耗量113太瓦时的16%,欧盟天然气库存水平为满负荷的81.07%,比近十年平均水平高40%。受此影响,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幅回落,2023年1月,TTF天然气现货价格跌至84.98欧元/兆瓦时,自2022年8月后累计跌幅达到400%,价格恢复到乌克兰危机前水平。
04、有关启示
欧洲能源危机的爆发和应对为中国防范化解类似局势提供了启示,中国宜充分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国情和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能源发展战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1 统筹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应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要遵循能源行业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先立后破,制定积极稳妥的能源转型时间表、路线图。立足煤炭占比较大的中国能源结构等基本国情,在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尚不能有效保障之前,明确传统能源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稳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新能源替代。
4.2 完善能源储备与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不断夯实能源储备基础,拓展能源应急手段与工具,筑好能源应急防火墙。一是多措并举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国家能源储备立法,强化能源储备监管,细化储备主体权责边界,明晰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底线,调动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力量,采取资源储备、产能储备、技术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极端形势下满足中国核心能源需求的储备体系。二是持续完善能源应急响应工具包,为有效应对供需失衡潜在风险,借鉴欧洲国家应对能源危机的经验,加强能源供需形势预测研判,构建能源预警分级体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紧急情形下的地方与中央责任划分、应急响应范围与流程,建立能源需求压减顺序、能源价格管控规则、能源跨区供应协调方案、能源储备动用机制等系统的能源应急工具包,夯实极端情况下能源核心需求的保障体系。
4.3 建立健全能源转型成本疏导机制
一是建立能源市场稳价机制。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统筹多种能源相互替代税收调节和价格联动机制;持续夯实能源资源储备及动用、备用电源启动、化石能源最低储备责任等稳价基础;做好能源价格剧烈波动下临时降低税率或缓交税费、提供紧急补助等制度安排。二是建立完善能源转型成本疏导分担机制。以用户可承受、电力生产与运营主体有合理回报为原则,形成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体系和电价机制,疏导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所增加的系统运行成本。统筹协调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与电价,防止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过快上涨而引起电价上涨。
24小时咨询热线+86 0411-84943057
Copyright © 2002-2022 SKY Gloryenergy 版权所有 地址:112 ROBINSON ROAD #03-01 ROBINSON 112 SINGAPORE(068902) 中国常驻办事处: 中国·辽宁 大连市中山区港兴路6号富力中心 备案号:ICP备23474556号 网站地图